网站首页加入收藏

重大教授走进重庆七中 带领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极限”

发布时间:2021-12-17 14:29:24

很多人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喻为“未知的魔盒”,魔盒里面是什么?打开又会发生什么?

9月24日,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刘礼走进重庆七中,带领同学一同揭开“魔盒”的神秘面纱,探索人工智能的极限。

人工智能需要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

什么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前景如何?刘礼教授以哆啦A梦和阿尔法狗入题,生动地拉开了这场妙趣横生的科技讲座的序幕。

 

讲座现场图 重庆七中供图)

刘教授采用大量丰富有趣的实例,为大家科普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会“撸banner”的鲁班、人工智能绘画、能诗会唱的少女“小冰”、AI合成主播、2D-3D动画合成等应用让同学们直呼“太神奇”了!

随后,刘教授通过谷歌流感趋势、百事吸金王大数据分析等大量典型大数据实例,为同学们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实际运用,看似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刘礼教授生动开讲 何婷摄)

“东方的夜观星象、西方的星座有科学道理吗?”刘礼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表达,为同学揭示了夜观星象等看似迷信的现象背后蕴藏的大数据科学逻辑。刘教授说,“因为东方科学在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上尚未成熟,使其没有得到更准确的科学解释。但是背后却藏着大量的数据支撑。”刘教授的分享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展示了东西方科学的思维差异,引导学生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

讲座尾声,一张使用AI创作的漫画人物图让同学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引起欢呼和鼓掌,将讲座的氛围推向高潮,“原来人工智能与动漫还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同学们纷纷感叹。

 

(专注听讲的学生 何婷摄)

人工智能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一张图片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提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机器人,和正在起跑的真实人类。刘礼教授想分享给同学们的是,机器人创造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和伦理问题,探索永无止境。

讲座结束,同学们的追索仍未结束,一名学生走出讲座现场,追上了刘礼教授,提出了心中的困惑:“人类能不能学到机器人学到的知识?”刘教授非常热情地解答了同学的疑问,他表示,“人能学到一部分知识,但是大部分知识还是无法学到。而这一问题也是目前人工智能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刘教授鼓励同学学习编程知识,为自己的比赛做准备。

 

(学生向刘礼教授请教 重庆七中供图)

高一年级(2)班同学胡笑菡、谢睿茜谈道,这场讲座让她们深切感受到当今社会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前瞻性。正是因为兴趣使然,胡笑菡同学会积极参加学校创办的天文社团,学习天文知识,探索宇宙奥秘,以此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和能力。“机器人怎么会有人的感知呢?”带着这样的好奇,谢睿茜同学也一直探寻着答案。

作为学校雏鹰计划的导师,刘礼教授对七中的科技教育频频点赞,他希望通过这次讲座,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爱国的热情、文化的自信,“人工智能时代,国家的科技事业需要青年力量。”

全校新生年级的师生也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观看了本次讲座,共同享受这场科技讲座带来的知识盛宴。

 

(全校师生观看讲座直播 重庆七中供图)

科技赋能教育  未来课堂搭建多元成才之路

 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参加科技活动进行锻炼,形成勤于研究、勤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形成创新精神,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重庆七中历来重视科技教育,选派专门的科技教师进行任课,对全校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普及。不仅开设了机器人、3D打印、影视制作等科技课程,而且建立了天文社、科技社、人工智能社等各种科技社团,普及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重庆市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FTC科技挑战赛、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为热衷科技创新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

在各级科技竞赛中,东川学子拔得头筹,比如,2017年,七中学生谭扬和队友在2017FTC中国北京站中沉着冷静、发挥出色,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获得麦考瑞奖,并受邀参加在美国休斯顿举办的FTC世界锦标赛,获得三等奖。

据悉,重庆七中不仅在学校内部稳步推进科技教育,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共建。学校和北京理工大学及重大应用技术学院的展开科技教育合作,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做好准备。

近年来,重庆七中荣获“全国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 “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沙坪坝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教育基地”等称号,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都发挥着重要的先锋示范作用。

 搭建科技创新的桥梁,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重庆七中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的科技发展之路。在科学教育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让更多学生爱上科学,带领热爱科技的师生勇攀高峰、乘风破浪。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

 

专家简介:

刘礼,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获巴黎十一大学博士学位,重庆市高层次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组委员,一直致力于从事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重庆市重点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启动基金等10余项 ,主研完成欧盟框架7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 计划)重大重点等项目近20项 ;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40篇、SSCI论文4篇,其中JCR一区论文20余篇,ESI 高被引论文2篇,CCF ABC列表论文40余篇,包括AAAI、CSCW、PR、INS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会议,Google 引用率1400+次,H-index 16;申请发明专利8项;担任Sensors、Web Intelligence、AIA等国际期刊的编委,在UbiComp、CSCW等CCF ABC类国际会议或研讨会任 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等,任全国可穿戴计算会议秘书长,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的评审;福建人工智能协会年会等邀请报告专家。申请人创立了重庆大学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自2018年以来接待重庆市相关科研院所、学校等参观学习30余次,共计1500余人,对外科普10余次;参展2018、2019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获包括重庆市新闻联播等媒体报导;结合大数据技术实际应用于零售、建筑、医疗、制造等行业,与重庆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研发完成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建筑工地信息管理平台、肿瘤风险等级预测模型、长安汽车发动机生产质量预测等一系列实际上线应用,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部分成果经评价专家组评审一致认为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