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背景部分,刘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分别从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和纵向的时间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辛亥革命的结果部分,刘老师引导学生要注意结合1912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刘老师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我们既要学习其积极意义,也要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后面辛亥革命的评价打下基础。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争鸣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刘延广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目标是什么?解决了什么?没有解决的是什么?同时,还指出,衡量革命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了,从直接目的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从根本目的看,辛亥革命没有铲除封建制度,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所以革命有其局限性。随着中国两岸学术交流的增强,目前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公正,我们不能苛求辛亥革命一次性的解决所有问题。因为,任何一项重大社会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当时的历史条件,革命不可能一次成功,就革命的历史任务,革命不可能一次完成。
在整节课的讲述过程中,刘延广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比较到位。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提出的相关问题。在有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上,一些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老师及时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后,32中的老师和重庆七中历史组的老师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本课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亮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林小琼组长进行了总结性点评。林组长肯定了刘延广老师这一年来取得的进步,这次公开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比较多,给老师带来了比较多的收获。